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报道 -> 正文

致善天府 匠心传承——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党支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促进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与教育传承

发布日期:2025-04-02  来源:   点击量:

4月2日,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党支部联合致公党成都大学支部,开展主题为“竹艺传承与教育赋能”的社会服务活动。活动以“知识讲座+技艺体验”模式,为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42名初中美术教师打造了一堂深度体验传统工艺的研习课程,旨在促进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与教育传承。

活动中,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党支部书记李星丽、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院竹编工作坊负责人董泓老师围绕“竹文化与竹工艺”主题,系统梳理并讲述了竹编技艺跨越千年的发展历程,通过衣、食、住、行、乐等多方面的生活实例,展现了竹编“取于自然、惠泽民众”的文化内涵。同时,结合现代设计实例,探讨了竹编在当代空间美化、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创新应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的新视角和教学方法。

研习活动现场

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院漆艺工作坊负责人杨波老师也现场分享了篮胎漆器工艺“胎骨塑形、裱布刮灰、髹漆研磨”等十二道工序的制作流程,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传统工艺背后的匠心独运。

技艺实践环节,参加研习活动的学员们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完成了“梅花纹竹编装饰画”的制作,练习了水波纹、十字纹、人字纹等竹编编织技巧,学习并领悟了竹编艺术中蕴含的“顺应自然”等哲学思想。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成功构建了“传承人、高校学者与一线基层教师”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承体系,希望借助基层教师力量,努力将竹编工艺与文化的精髓融入基础教育之中。参与活动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把竹编美学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亲手编织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党支部将继续深入打造“致善天府”社会服务品牌,积极探索更多传统文化教育创新路径,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